Print 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孩子,你需要什么?

——读《教育是什么》有感

作者:陆健 发布时间:2013/9/29 17:40:02



我一直认为,看书看的不是书中的内容具体是什么,而应该是通过看书这件事,通过书中的具体内容,来引发我们自己的思想,让思维真正地跳动起来。

这本书,曾经看过,也曾经有过一些粗浅的体会,但那毕竟是工作之前的,是包含着大学生对教育的朦胧的理想情感的,现在再次拾起这本书,每一个简单的片断,都能让我对我的教育观,教育行为产生深深的反思。这次,就让我从孩子的需要层面上,来发表自己的一些简单的看法。

马斯洛曾经提出过人类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包涵五个层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高级和低级的需求,只有完成了低级别的需求,才能真正地引起高级的需求。而对我们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样的需求理论也同样适用,但个体的差异却也是明显的。

《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中提到了教育的分层:训练,教育与纪律,存在之交流。这样的分层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应起来,即训练是学生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只有将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训练起来,如说话、写字,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又是什么?是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只有当学生掌握了思考,学会了约束,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那存在之交流也就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下去。

而当我们了解到了这些,我们不禁要问一声:孩子,你需要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他不同于其他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胆小怕事,他缺少的是安全感,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能够感觉到,学校也是一个家,也能有温暖。有些孩子基本的说话和写字都存在障碍,那我们就不能以别人的要求来要求他,完成最基本的学习任务,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成了他迫切的需要。而有些孩子的思想发育比较快,依然能够顺利地与人交流,但纪律性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频频受到学生老师地厌恶,那这样的孩子在潜意识中需要的就是如何能够更好地约束自己的方法。

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的需要,就构成了我们教育的主体,只有更好地了解学生迫切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育。我们教师是一个“手中教,心中育”的群体,用爱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心体会每一个细小的成长细节,才能更好地达到属于我们教师自己的需求:自我实现。


分类:教师频道 > 谈经论道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