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农历甲辰【龙】年三月十一 谷雨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部门频道>教科室>正文
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发布人:李响  发布时间:2010/1/1

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姓 名 侯俊东 所在学校 南京市奥体小学 邮 编 210019 性 别 男 职 称 小学高级 学 科 语文 文化程度 本科 所在区县 建邺 电 话 86695406 课题名称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探究式学习: 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指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人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它具有主体性、问题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语文现象,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获取知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理论依据: (1)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都能够释放出来,“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获得新知的基础上。 (2)罗杰斯还认为:“人的本性,当它自由运行时,是建设性的和值得信赖的。”美国著名篮球教练杰克逊在队员大比分落后时并不急于喊暂停,他认为,此时正是要队员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他再喊暂停给以恰当点拨,队员们的发挥会更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顾问,是一位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须集中精力从事那些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不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教师和学生一起走向教材”而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要把学生的价值、尊严、自由、创新、潜能的充分实现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认为:人对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只有人这一主体的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能力,求得学习的最大效益。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探究学习的兴起与发展 在西方科学教育的变革发展历程中,探究学习的思想由来已久。最早可见于培根、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教育主张中。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于1835年在其著作《写给德国教师的教学法指南》中提出了探讨发现的教学法原则。随后,英国化学家、科学教育家阿姆斯特朗也在其教育论著《科学方法的教学》中提出了要把科学探究发现的方法引入科学教学中的主张。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指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口号,并在芝加哥的一些学校进行实验。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放射成功,美国受到极大的冲击和震动,引起了他们对教育意义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在这一背景下,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教育家施瓦布则提出了探究性学习(Inquiry learning)。这些方法对美国后来的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
百年来,探究学习的思想及实践在国际教育历程中几经沉浮,说明这种教育理论本身具有优势和缺限两面性。大量研究表明,探究学习的确在学科知识系统传授方面效率较低,但在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是有较大优势的。
当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将培养高素质、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探究学习重新兴起并得到了各国的广泛推崇和倡导。
2.国内外有关探究学习的研究方兴未艾
在美国没有哪个观点像探究或探究教学那样受到科学教育界如此广泛地关注。自加涅于1963年首先在《科学教学研究杂志》发表有关探究教学的文章以后30多年里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其中的成果体现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科学素养标准》中。在美国探究教学研究30年中,对探究教学模式、探究教学与学生认知发展(包括学习成绩、批判思维和过程技能)的关系、探究教学对师生提出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我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语文教学真正从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从“以教师为本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正是在探究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去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课题研究的内容 (1)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探究 中,培养起严谨求实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保持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 (2)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性学习的体验。课题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密切联系教学实际,为学生质疑、求异创新、多角度创造性思维开辟广阔空间;学生通过“实践——成功”的体验,增强求知的自信心,及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语文探究性活动真正做到与日常教学打通,使得探究性学习真正成为一种学习方式,而非注重形式的纯空间课程概念。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更加注重探究过程和处理信息的科学方法,并致力于培养他们探究、合作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刊、问卷调查等获取资料的方式。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要特别留意整理自己的语文学科的知识储备。发现信息资料间的关联,最后综合整理做出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4)学会分享与合作,注重过程和方法。语文资料浩如烟海,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十分重要。要发展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培养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是在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与研究的方法、过程与手段,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在成果的展示中获得成就感。在共同的探究过程总共,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 ①启动阶段设计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 ②理论阶段学习教学理论,吸收先进教改经验,讨论各块研究内容的改革思路和具体策略,组织教师进行培训。 ③实验阶段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实验班级开展实验;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课题研讨、观摩活动;行典型案例的分析;组织优秀活动方案和论文的评比;进行师生“探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④结题阶段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具有特色的经验或成果;整理典型案例,汇总研究成果,写出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 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前人在这一课题上有哪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查找相关的研究资料,从多学科多角度开展对资料的比较,把握国内外研究动他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 ②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法、观察法了解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现状和发展可能性,总结筛选具有探究式教学成分的经验和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实验班级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效果,并进行数据分析,为课题研究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③行动研究法 以语文学科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为主阵地,同时采用举行课外阅读探究活 动、召开各类探究主题活动、组织论辩、进行网络探究等形式,发动师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1)基本构建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2)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学论文 (1)本人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多年,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为研究提供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2)所在的学校具有浓郁的研究氛围,有江苏省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在研究过程中的专业引领作用更是此课题得以顺利达成的专业保证。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最后更新 ( 2007年10月24日 07:53,星期三 )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安全法制教育
八礼四仪
班集体建设
党建之窗
德育天地
红领巾
计划总结
教育叙事
龙江清风
每周菜谱
网上教研
文明校园“六个好”
五彩星世界
小班化
校园安全
招生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