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农历甲辰【龙】年四月初七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教师频道>谈经论道>正文
读《学记》有感
发布人:房菊霞  发布时间:2014/11/6 15:07:5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认真读过之后,真的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学记》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只有千余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以及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语言简约精炼,字字珠玑,深深影响了2000多年来的中国教育。特别是《学记》中关于教育目的的阐述,包括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令人深思,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政策。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精辟的论述了这个“教学相长”原则:从教师方面讲: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师通过教学感到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好处,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学记》中有这么一句话:"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它包含了这样三种思想:一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比较容易;三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能提供现成的答案,这样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发展智能。"和易以思",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个教师真正的角色,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非给予者,灌输匠。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和接受知识。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提到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其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才会发展得如此强盛。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如果不学习,我们就很难了解到当今世界的动态,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学习让我们了解了很多很多未知的东西,正因为有了学习,我们的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因此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你的言行有可能会完全改变一个学生的未来命运。如何扮演好教师的角色,这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正如《学记》里讲的,“教学相长”,它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导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  。《学记》中的许多教育理论为我们后人所借鉴和采用,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安全法制教育
八礼四仪
班集体建设
党建之窗
德育天地
红领巾
计划总结
教育叙事
龙江清风
每周菜谱
网上教研
文明校园“六个好”
五彩星世界
小班化
校园安全
招生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