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农历甲辰【龙】年三月廿四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当前位置:教师频道>谈经论道>正文
教育是唤醒,是关爱,是发现
发布人:韩玮  发布时间:2013/10/7 18:52:06

  利用国庆这八天假期,仔细阅读了《什么是教育》,感触颇多。这几天来一直在思考,什么样才是孩子需要的教育?

  常听同事们说“我的孩子”,“我的学生”。其实孩子,学生,不是任何人的财产。他们是他们自己的,至少他们总有一天要做他们自己,而不是任何人的。这是做教师最基本的态度,一个真正的、无私的爱的态度。不要用你的意识形态来约束,教育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他们是一棵树,教育的责任是浇水,给养和维护,而不是把一棵苹果树变成桔子。

  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喜欢管束学生的一举一动。但仔细想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是强调它的积极意义。而管束的消极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假如管教到了极度严酷的地步,也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是接着下来的常是更恶劣更危险的心情颓丧的毛病,那时你便算是丧失了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换来了一个心情沮丧的家伙……实则这种儿童终生终世对于自己和别人都是没有用处的。洛克进一步强调,一些放荡不羁的青年,都是生龙活虎一般,精神十分饱满的,一旦走上轨道,通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心情沮丧的儿童就不然了,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容易振作起来,极难做出什么事业。

  当前,独生子女被普遍认为是难管教,因而教育者更是不知不觉地增强了管理者的角色意识,把师生关系纳入管与被管的单一关系之中。但是正如鲁洁教授所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不能囊括所有的师生关系,管理者的角色也不是教师唯一乃至主要的角色。强化管理的结果,只能是限定学生的所作所为,难以影响学生的所思所想。然而,并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管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育管理时说:“一条简单而明智的真理,这就是:你向自己的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应当同时提出十条鼓励——鼓励他们从事积极的活动。不需要处处都用禁律去约束孩子,而要解除,给他们以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去活动。例如:用不着教训孩子说:‘不许摘校园里的花!’而应当对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应当在校园里栽一株花,精心地去照料它。’”

  因此,教育是一种唤醒,它要唤醒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它是一种关爱,一种期待;它是一种发现,它要发现学生心灵的火花,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大火。要让学生在和谐开放的学校环境中,不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不断弘扬人的主体性,在品味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发挥潜能,努力开拓创新。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安全法制教育
八礼四仪
班集体建设
党建之窗
德育天地
红领巾
计划总结
教育叙事
龙江清风
每周菜谱
网上教研
文明校园“六个好”
五彩星世界
小班化
校园安全
招生

扫一扫